欧美一级视屏-国产1级av-www.亚洲成人-自拍欧美一区|www.phirebird.net

養生講堂

Auditorium

對話講堂

掌葉覆盆子的名家名方

2018-09-19 17:54:31 作者: 來源:

自漢代至明清,歷經2000余年,傳統中醫認為覆盆子具有益腎固精縮尿,養肝明目之功效,是治腎虛、精少、不孕不育、夜尿頻多、目暗昏花的良藥。

經統計,有1000多種(篇)中醫中藥文獻(偏方驗方),著名者如《神農本草經》、《本草綱目》、《本草經疏》、《本草通玄》、《神農本草》、《太平圣慧方》、《普濟方》、《御藥院方》、《千金要方》等均對掌葉覆盆子的功效進行評述和總結:“入五臟命門,益腎氣,溫中補虛”“續絕,安和五臟,悅澤肌膚”“治腎臟傷精竭流滑,明目黑須,耐老輕身”“男子久服輕身,女人多服結孕”“固精縮尿、益腎明目”“主治遺精滑精、尿頻遺溺”……

在整個中醫藥的發展過程中,許多中醫名家以覆盆子入藥,研制出了許多至今還在沿用的古方,其中尤以李時珍的治陽痿方、朱丹溪的五子衍宗丸最為著名。

治陽痿方(李時珍《瀕湖集簡方》):

覆盆子,酒浸焙干,研為末,每晨用酒送服6克,治療陽痿。

五子衍宗丸(朱丹溪《本草衍義》):

覆盆子、枸杞子、五味子、車前子、菟絲子,研末,煉蜜成丸,如梧桐子大,每次12克,用開水送服,每日2次,主治女子不孕、男子不育。

五子丸(《千金要方》):

覆盆子、人參、五加皮、五味子、天雄、牛膝、防風、遠志、石斛、山藥、狗脊、肉蓯蓉、干地黃、巴戟天、杜仲、茯苓、菟絲子、石龍芮等,上藥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次10丸,漸加至30丸,溫酒送服,每日3次。主治腎氣虛損、五勞七傷、腰腳酸痛、肢節苦痛、目暗視昏、夜臥多夢、房事不舉、小腹冷氣、尿有余瀝。

覆盆子韭子丸(《嚴氏濟生方》):

覆盆子(酒浸)、赤石脂(煅)、韭子(炒)、川牛膝(酒浸)、牡蠣(煅)、附子(炮)、桑螵蛸(酒炙)、肉蓯蓉(酒浸)等,上為細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70丸,空心鹽湯、鹽酒任下。主治膀胱虛冷,小便白濁滑數、日夜無度。具有溫補腎陽、固精止遺的功效。

卻老蓯蓉覆盆子丸(《普濟方》):

肉蓯蓉、覆盆子、山芋、五味子、澤瀉、菟絲子、白茯苓、山茱萸、熟地黃、石斛、巴戟天,上為細末,酒煮面糊入蜜少許,同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20-30丸,食前空心溫酒下;粟飲亦得。主治老年腎臟虛損、陰陽失調,具有補真臟氣,調順陰陽的功效。

長春益壽丹(《慈禧光緒醫方選議》):

覆盆子、枸杞子、地骨皮、天冬、麥冬、熟地黃、山藥、牛膝、大生地、杜仲、柏子仁、人參、云苓、木香、五味子等,上藥為極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初服每次50丸,1月后加至60丸,百日后服80丸,便有功效,每早空腹以淡鹽湯送服。

覆盆子丸(《太平圣惠方》):

覆盆子、薯蕷、石斛、熟干地黃、牛膝、陽起石、桂心、巴戟天、肉蓯蓉、菟絲子、蛇床子、山茱萸、枸杞子、五味子、人參、赤石脂、澤瀉、鹿茸、白茯苓、遠志,上藥搗羅為末,煉蜜和搗50~700杵,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日空心溫酒下20丸,漸加至30丸。主治五勞七傷。具有溫壯腎陽、補益精氣、固澀下元的功效。

覆盆子肉蓯蓉丸(《備急千金要方》):

覆盆子、肉蓯蓉、巴戟天、白龍骨、五味子、鹿茸、茯苓、天雄、續斷、薯蕷、白石英、干地黃、菟絲子、蛇床子、遠志、干姜,上藥為末,蜜丸如梧桐子。酒服15丸,每日二次,漸加至30丸,慎生冷陳臭。主治五勞七傷、羸瘦。具有補腎壯陽、固澀的功效。

 

 

上一篇:德興覆盆子藥膳匯編 下一篇:返回列表